中国数字化采购市场发展动力充足。2022年,全国企业采购规模超过173万亿元。其中,电子商务采购总额为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7%;数字化采购率上升至8.26%,比2021年提升一个百分点。7月12日,亿邦动力(亿邦智库)与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23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显示,数字供应链转型成效已从降本增效转化为价值创造。
该报告发布于“第四届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智慧供应链论坛”。本次大会以“数智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和中物联采购委承办,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宜企拍)、集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筑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协办。大会吸引了来自60多家中央企业、150余家地方国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业界专家等700余人参与。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数字化通过企业间的链接、产业间的链接、甚至是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链接,形成无限发展的空间。数字化的创新贯穿于整个产业链过程,并在共生的过程中产生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蔡进强调了树立数字化思维的重要性,表示要通过数字化提升供应链的组织协同能力、供应链柔性和敏捷的服务能力、供应链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水平、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报告显示,在数字化采购快步发展的同时,数字供应链转型成效已从降本增效转化为价值创造。这主要表现在,通过集约化方式,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并重新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创造规模效益,助力产业链企业做强做大;核心企业开放资源对外服务,形成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价值转化;数据逐渐成为企业资产,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企业在建设绿色供应链的过程中实现绿色收益。同时,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正快速投入采购供应链数字化应用场景。可预测的数智供应链、全环节绿色低碳供应链、多方共建共享的生态化供应链将逐渐成为新趋势。
为提高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建设工作效率,避免企业在采购供应链数字化建设上走弯路、走错路,加快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批准发布的《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团体标准将于7月15日开始实施,并将在各类企业中开展模型应用与评估试点工作。该标准提出了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的架构、指标及成熟度等级标准,可用于指导企业对其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明确企业的采购数字化程度和发展阶段。
会上还启动了“第四届全国供应链大赛”(企业组),发布了国有企业采购供应链平台——大采购3.0。大会同期还举办了国有企业数字化采购与供应链论坛、国有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论坛和国有企业绿色供应链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