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 今年,在众多外企持续加码投资中国的背景下,“研发中心”成为热词,仅上海市上半年就新增外资研发中心10家。下半年仅过去两个月,好消息又接连传来——8月18日,星巴克宣布在深圳创立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计划今年9月投入运作,预计在未来三年首笔投资约15亿元,打造“创新中枢和数字化总部”;8月10日,德国卡赫自去年6月决定在中国斥资1亿元打造的全球研发中心如期完成,正式开业;7月底,联合利华旗下的高端衣物洗护品牌在天津港保税区设立亚洲研发中心……
从“在中国制造”到“在中国创造”,近年来一个个外资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中国加速落地、聚集,一系列政策举措也为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提供了信心和保障。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其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第一条就提出“支持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随着一个个外资研发中心在中国落地,中国高质量引资步伐正不断加快。
外资加快融入中国创新大潮
设立研发中心是外企对中国市场投下的“信任票”,更是融入中国创新大潮的务实举措。
“深圳是中国数字化创新的热土,更是大湾区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将助力我们的数字化创新,通过大数据、洞察分析和其他技术不断挑战自我,以咖啡和人为核心,打造全新客户体验,助力中国精品咖啡行业及零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如是表示。
对于投资中国,星巴克中国首席运营官刘文娟信心坚定。“星巴克一直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刘文娟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们在中国的投资是长期持续的,接下来还会有诸多新动作。今年秋季,星巴克又一里程碑——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也将在昆山如期开业。”
刘文娟表示,星巴克将在未来三年投资约15亿元,聚焦顾客、伙伴、咖啡、效率和可持续发展五大关键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在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创新科技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联合利华在天津落户亚洲研发中心,同样源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联合利华中国区研发中心副总裁沈俊说:“中国在过去20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中国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也在提高。在天津设立亚洲研发中心,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天津及中国本地智能制造的高科技的基础,联合我们的全球六大研发中心,共同进行高端衣物护理产品的研发生产,以更好、更快速地满足市场需求变化。”
加强本土合作赋能创新发展
如今,外资研发中心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高质量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而中国引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从数据中也能得以佐证——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7.9%,占比提升3.9个百分点,达3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增长28.8%。
在政策端,高质量引资系列举措持续发力。《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支持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创新研发全球领先产品”。
围绕措施的落实落地,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建议从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建设开放平台,建立内外资企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共享机制,促进创新领域内外资合作。二是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活动。三是提供税收等财政激励,对符合要求的中外合作创新、协同创新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以此来激励外商企业参与到国内研发创新合作当中。四是设立专门的创新基金,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项目。五是鼓励企业沿着供应链上下游开展协同创新合作。
事实上,在全球本土化大趋势下,外资企业已经敏锐地感知并捕捉到与中国企业更广泛合作的机会。
刘文娟表示,借助中国先进的数字生态系统,过去几年星巴克携手志同道合的本土科技人才及企业家创新了很多功能体验,如与腾讯联合推出的社交礼品体验服务、与高德地图推出的“沿街取”服务等,都是星巴克中国在全球的首创。
“此次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选址福田,也是因为星巴克对深圳的市场前景和营商环境充满信心。创新已经融入深圳的DNA,其热情包容的文化、独特创新的氛围吸引了全国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刘文娟说,期待未来能与更多本土企业合作,为大湾区创新发展添上新的一笔。